6月以来,多地日最高气温频频破纪录,高温话题数次冲上热搜。7月4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过去一个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以详实数据解开多项6月高温“谜题”。
【资料图】
6月平均气温达历史同期第二高
6月,我国气候呈暖干特征,全国平均气温21.1℃,较常年同期偏高0.7℃,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仅低于2022年6月的21.3℃。全国平均降水量为86.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5.6%,为2005年以来同期最少。
具体表现为,6月我国高温过程多、极端性显著,全国共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其中,5月28日至6月5日是今年出现的首次区域性高温过程,较常年偏早16天,主要影响上海、云南、四川、安徽、广东等15个省(直辖市),云南巧家等70个站突破历史极值。
高温导致北方气象干旱发展迅速,6月内蒙古东南部、东北中西部、华北北部等地气温高、降水少,气象干旱露头并快速发展。而云南,在遭遇1961年以来冬春季最强干旱后,于6月9日起迎来显著降水,气象干旱得到缓解。
6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4.85万条,其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4.67万条。高温预警信息较历年(2017—2022年)同期平均值增幅达79.4%。
华北经历近10年来6月最强高温天气
6月21日至24日,京津冀等地高温天气过程极端性强、持续时间长、40℃以上高温范围广,为华北地区近10年来6月最强高温天气。
在此次过程中,京津冀、山东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达40℃至41℃,北京怀柔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最高气温达41.8℃,共计21个国家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49个国家站突破6月极值。北京观象台在该站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连续3天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分别为22日41.1℃、23日40.3℃和24日40.0℃。
7月,预计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华北黄淮高温具有阶段性特征。7月5日至7日,华北东部、汾渭平原及河南北部、山东北部将有35℃至38℃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9℃至41℃。8日至9日,华北南部、汾渭平原、河南北部等地将高温再起。此外,6日至7日和11日至13日,江南南部、华南地区也将有35℃至37℃的高温天气。
就开始时间而言,今年北方地区高温天气并非特别偏早出现,如2014年5月底京津冀和黄淮等地就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
直面高温“烤”验,如何安全度夏?
连日高温导致用电和能源需求急剧加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升高,公众户外活动可能发生中暑或热射病,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7月5日至8日,新一轮高温天气来袭,气象专家提醒,北京北部、河北东北部等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建议做好林火防范和监测工作。京港澳、大广、京沪等高速公路部分路段的路面温度可达55℃至62℃,公众出行需警惕由路面高温导致的车辆爆胎、自燃等事故。
气象专家建议,在高温时段,公众非必要不外出,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应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如需外出尽量避开中午太阳直晒的最热时段,随时补充水分。若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补充电解质,视情况及时就医。另外,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设置太低,以免室内外温差太大造成血压不稳定、感冒等不良影响。
(作者:王若嘉 责任编辑:包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