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市:驻村工作队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当前热文

时间:2023-04-26 11:59:12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果化镇那吉村美丽乡村风貌。那吉村村委供图

驻村干部驻村帮扶对农村有多大作用?一组数据看出变化:广西平果市果化镇布荣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是20.78万元;驻村干部驻村帮扶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022年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达到52.6万。

“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我们领到手的钱也更多了。”布荣村村民在享受着村集体经济分红时,都对驻村干部们交口称赞。


(资料图片)

近年来,平果市科学谋划,全力实施“133”战略部署,把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自2021年4月起,自治区、百色市及平果市本级有关部门先后向平果市的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等派出220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驻村干部“授人以渔” 偏远村庄村集体经济增收

“村里没有什么产业,道路坑坑洼洼,青壮年劳动力都出去了,只剩老人和小孩在家……”这是驻村第一书记许甜甜来到果化镇布荣村的初印象。

布荣村是广西外事办定点帮扶村,曾是广西“十三五”时期深度贫困村,位于果化镇石山矿区,人均土地面积少,土地贫瘠,种养产业薄弱,村民主要收入依靠发展石灰窑产业和外出务工,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

为帮助农户开辟新的收入来源,2016年6月,布荣村委会成立了“广西平果市农东种养专业合作社”,经营业务分为牧草种植加工、肉牛养殖及生猪养殖三个项目。

驻村干部在喂养肉牛。李虹莹摄

如何发展壮大产业?2021年,许甜甜和其他驻村干部来到布荣村后,多次与村“两委”座谈研究筹划产业发展方向,决定依托村内现有规模的种养殖产业基础,发展绿色有机的生态循环产业模式。

许甜甜介绍,今年该村的目标是扩建养牛场,将肉牛养殖规模从400头增加到1000头以上,同时开展牧草生产加工及销售业务,在2023年底完成有机肥加工厂建设,并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改良品种,发展母牛繁育。

驻村工作队深知,要想彻底改变当地的面貌,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为提高村内养殖技术,2021年7月,平果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广西驻村工作队平果市工作队队长傅金鹏邀请广西畜牧研究所的养殖专家到村指导,并就牧草种植、青贮加工、饲料配比、疫病防治、粪污处理等关键技术详细给村民讲解。

2022年1月,傅金鹏还带领村民代表前往百色市乐业县家佳香茶油农民专业合作社、康辉养牛场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推动合作社优化组织架构,加强绩效管理,建立奖惩机制。

“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科学养牛的方法,也学习了牧草种植及疫病防治等知识,收获颇丰。”布荣村村民说,现在对肉牛养殖非常有信心,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争取几年内赚到钱盖起小楼房。

驻村干部在收捡鸡蛋。李虹莹摄

不止在布荣村,在坡造镇龙味村,当地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后,指导当地农户成立了龙味村集体经济合作联合社蛋鸡养殖基地。

这个养殖基地是利用龙味村闲置的蚕房项目改建而成,产蛋量每天可达3000余个,每月销售收入达4.5—5.0万元,年产值预计达60万元。

“鸡蛋完全不愁销路,很多时候是供不应求,一般都是提前预订。”驻村第一书记黄昌敏说。

得益于驻村工作队的帮扶,龙味村的村集体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味村2023年仅凭借蛋鸡养殖项目就在第一季度取得7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在有派驻驻村工作队的村中,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的共59个村,比如,榜圩镇安坤村通过发展甘蔗种植、桑产养殖等村集体经济产业,收入达到50.04万元,同比增长38.22万元。

平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秀程介绍,平果市通过因地制宜创新和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已成功打造特色水果、种桑养蚕、生猪养殖、林下养鸡、种草养牛、陆基养鱼“六大亿元产业”。2022年,平果市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总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大关。

村容村貌大变样 人居环境换新颜

曾经的果化镇那吉村那定屯,垃圾乱堆,电线乱拉,用村民的话形容“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

曾经的果化镇那吉村那定屯。那吉村村委供图

驻村第一书记黄莹桂开心地说:“这离不开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多方联动、坚持建管并重的创新三步工作法。”

2021年4月,驻村工作队派驻以后,面对那定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黄莹桂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以愚公移山的决心让那定屯旧貌换新颜,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说干就干,驻村工作队引导那吉村迅速组建一支以党员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志愿者为主体的先锋突击队,扎实开展改善乡村环境提升前期宣传和动员工作。

先锋突击队一起入村入户说服群众参与风貌改造,定期对屯内卫生进行巡查检查,党员还率先带头拆除自家旧房……经过一番努力,村民态度从“要我干”转变到“我要干”。

果化镇那吉村那定屯屯内面貌已焕然一新。那吉村村委供图

“有干部驻村以来,我们村村容村貌变化很大。” 村民梁金敢说,生活在美丽的那定屯感觉特别幸福。

“暂时的改变不是长久的,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把美丽的环境维持下去。”驻村工作队员吴广说,为让村子继续美下去,他们还实行村干包屯、队长包户的责任制,牵头成立村民理事会领导机构,进行“文明家庭”评比奖励活动,组织发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工作。

如今,屯内面貌已焕然一新。白房朱檐灰瓦、别样的石刻、干净整洁的巷道、错落有致的乡间小屋,村民悠闲地坐在文化广场上喝着奶茶聊着天……到处一片和谐幸福的景象。

民生无小事,驻村干部入驻后,以前“伸手不见五指”的旧城镇六岸新村也摇身一变为灯火通明的美丽小村庄。

一直以来,六岸新村没有路灯,村民忙完农活回家只能摸黑走夜路,老人孩子一到晚上甚至不敢出门,更别提在村里开展文化活动。

乡村路灯问题,既是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也关乎乡村振兴发展。

旧城镇六岸新村安装了新路灯。李虹莹摄

驻村第一书记苏律和驻村干部驻村以来,与村“两委”密切配合,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争取16万经费为村里安装了44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290余名村民夜间出行不便的难题。

“自从村里安装了路灯后,走到哪都是亮堂堂的,吃完晚饭后还可以出来走一走,老人小孩也可以安心出门了,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六岸新村村民韦振先对路灯安装赞不绝口。

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 促进乡村和谐有序发展

“围墙把整个社区封闭起来了,严重影响商铺经营,该不该拆?”“摩托车时常停放在电动车充电的位置,建议划分区域停放。”“我们社区另外一个门不用的话是否可以封起来?”……

马头镇如意社区开展“乡村夜话”。李虹莹摄

近日,在马头镇如意社区内,村民们围成一圈,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夜话”举行。

所谓“乡村夜话”就是,由镇村干部组织村民利用晚饭后的时间,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村内具体事务,拉呱说事,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座谈会模式。

“我是在这里生活了五年的搬迁户,现在找工作实在太难了,政府能不能帮我们介绍一些工作岗位?”如意社区村民陆丽莉率先说到。对此,驻村第一书记蒙锋表示,近期,社区将收集搬迁户的技能证书对接平果市人社局进行精准岗位推送,尽量保障大家的安稳就业。

据了解,如意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的搬迁户来自当地12个乡镇,目前共有1561户共6139人入住。该社区配有1名驻村第一书记、2名工作队员,驻村干部不定期开展“乡村夜话”。“乡村夜话”已成为该社区化解基层矛盾、推动乡村治理的新举措。

蒙锋说,白天,乡亲们或进厂务工,或进城揽活,几乎不在家里。只有等到夜幕降临时,乡亲们回家后,他们才方便与乡亲们拉拉家常、问问情况、讲讲政策。

新安镇生坡村驻村干部开展“微协商”特色活动。生坡村村委供图

在新安镇生坡村,该村也积极探索创新流动协商机制,通过“小马扎”“村头协商”“圆桌议事”等“微协商”特色活动,不限时间、不限形式、不限场地开展协商议事,引导村民理性表达诉求。

目前,通过各种“微协商”特色活动,生坡村解决了村里环境整治、集中供水、路灯安装等诉求100多条,营造了和谐的村庄氛围。

杨秀程介绍,近年来,平果市各乡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多渠道发力,探寻乡村治理有效路径,引领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深入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入户遍访、“乡村夜话·话振兴”等活动,覆盖全市92个村(社区),不断巩固和提升驻村工作队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促进乡村和谐有序发展。

据统计,2022年,平果市选派驻村干部的村(社区)党组织实现“提档升级”,共新增11个四星级党组织和12个五星级党组织,有22个村(社区)入选百色市2021年度红旗村,荣获27面红旗,并且有针对性地走访困难群众2196人次,为困难群众解决92件实事好事。

杨秀程表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驻村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地将继续突出严管厚爱、激励作用发挥,推动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冲锋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当好主力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强劲动力。

关键词: